安庆城史上的战事

作者:刘 东

2019-04-23 08:24:49


安庆城史上的战事

作者:刘 东  
 
 
 
   “城”的本意是指都邑四周的墙垣,建“墙垣”目的是为了军事防御。安庆自古战略位置重要,素有“长江万里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说,语出钱澄之《送何别驾次公之皖》诗句。因战事之需要,安庆建城于南宋,宋、元、明、清时期安庆城又经历了多次城池攻防战,这里来梳理一下安庆城史上的那些战事。
 
 
 
 
 
01,范文虎降元献宜城
 
   景定元年(1260年),南宋沿江制置使马光祖筑新安庆府城于宜城渡,此为今天安庆城之肇始。马光祖所筑之宜城,为依山势而建的包山式砖石城垣,不可谓不坚固,被称为“江上一巨屏”。然而,仅仅在15年后,这座坚固的安庆城还是被蒙元军队占领,未能起到江北屏障的作用。
 
   南宋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军政大权落入佞臣贾似道手中。范文虎依附其岳父吕文德、妻叔吕文焕,一齐投效于贾似道。蒙元方面,忽必烈于1260年夺得汗位,励精图治,文治武功。1267年,忽必烈将军事主攻方向由四川转移到襄樊,并开始编练强大水军,襄樊成为蒙宋两军争夺的焦点。咸淳九年(1273年),被围困多年的襄阳、樊城最终被元军攻破,守将吕文焕降元。
 
   在襄樊防御战中,范文虎曾被任命为殿前副指挥使,统率精兵8000人救援襄樊,然而抵襄阳城外与元兵交锋只一天,便溃败而逃。逃回后的范文虎得到贾似道的庇护,转任安庆知府,领兵驻守安庆城。
 
   1274年,元朝调兵遣将,兵分两路,决定给南宋最后一击。其中,左丞相伯颜(图1)一路从汉水渡江东下,水陆并进,势如破竹,沿江各城或被攻破或守臣降元。德祐元年(1275年)二月,安庆守将范文虎见长江上游多城已破,竟派部下前往伯颜驻地江州(今江西九江),向伯颜表示愿意献安庆城投降,不久安庆便不攻自破,被元军占领。降元后的范文虎,被元朝委任为两浙大都督,随元军招降、攻战沿江各地,直至攻陷南宋都城临安。
 
 
图1:伯颜像
(图片来源:明万历刊本《三才图会》
 
 
   1279年,南宋最终灭亡。当南宋名相文天祥被俘押送北上,途经安庆时,曾作《安庆府》诗一首,叹曰:“风雨宜城路,重来白发新。长江还有险,中国自无人!”安庆城本有长江之险,是抵御元军的良好屏障,然而朝中有太多像范文虎这样的奸佞小人,献城降元,断送宋朝江山。忠贞的文天祥也只能无奈地发出这样的悲叹!
 
   降元贰臣范文虎死后葬于安庆。1956年,范文虎夫妇合葬墓在安庆棋盘山被发现,清理出土了大批金、银、玉器(图2),其圹志(图3)上书有“枢密院事提调诸卫屯田通惠河道漕运事范文件虎之圹”“大德五年六月吉日立”等字。
 
 
图2:范文虎墓出土的部分文物
 
 
 
 
图3:范文虎圹志拓片

 
02,余阙孤守安庆城
 
 
   安庆城史上的守将,并不只有范文虎之流,更有忠宣公余阙这样的忠烈。
 
   余阙(图4),字廷心,祖籍河西武威,因其父在庐州做官,余阙出生于庐州(今合肥),元统元年(1333年)赐进士及第。至正十三年(1353年),余阙任淮西宣慰副使,分兵守安庆。
 
 
图4:余阙像
(图片来源:清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当是时,天下兵动,通信断绝,粮草匮乏,安庆周边皆为起义军所占,余阙临危受命。在这危急关头,余阙“集有司与诸将议屯田战守计,环境筑堡,砦选精甲,外扞而耕稼于中。属县潜山八社土壤沃饶,悉以为屯……”经过屯田战守等措施,安庆危局得以缓解。从至正十三年到十七年间,余阙多次击退农民起义军的进攻,也因战功官拜淮南行省右丞。
 
   余阙在驻守安庆的数年间,对城垣进行了加固与重修。明正德《安庆府志》记载:“安庆城……元至正间加修葺焉。丙申(1356年),守帅阙重修,维时安庆当江淮之冲,而天下兵起,贼屡犯安庆,阙任保障之任,增高其城,浚重濠三,引江水环绕之。”
 
   然而城再坚固,也没能抵抗住屡次、合力进攻。至正十八年(1358年)初,赵普胜、陈友谅、祝寇三支起义军从东、南、西三面围攻安庆城。余阙身先士卒,与最强悍的陈友谅军力战于安庆城西门外,杀敌无数,身亦受创伤十余处。此时敌军却从其他城门攻入安庆城,余阙见大势已去,引刀自刎,坠清水塘中。之后,他的妻室子女也相继投井自尽,部下士卒随其投水赴死者不记其数。忠烈之状,令人动容。
 
   余阙阵亡后,被追封为“豳国公”,谥号“忠宣”。“议者谓兵兴以来,死节之臣阙与褚不华为第一。”故后人称余阙为元代第一忠臣。起义军也敬佩余阙的大义,为其具棺敛葬于安庆西门外。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余阙在安庆城内、外均建碑立庙,命有司岁时致祭,明嘉靖时又建大观亭(图5)以纪念。
 
 
图5:民国初年的大观亭照片 
 
 
 
03,朱元璋督师攻克安庆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元朝对南方的统治已经趋于瓦解。至正十八年(1358年),元朝守将余阙驻守的安庆城被农民起义军天完政权的陈友谅、赵普胜所攻破,赵普胜便据守安庆。也就在同一年,另一支农民起义军领袖朱元璋(图6),也开始将军事进攻的重点转向西线,与陈友谅等展开了拉锯战。安庆便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之一,明嘉靖《安庆府志》卷十五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现结合其他史料介绍如下:
 
 
图6:朱元璋像
(图片来源:明万历刊本《三才图会》).
 
 
   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调遣部将廖永忠进攻赵普胜的枞阳水寨,取得首捷。九月,朱元璋部下第一大将徐达又出击,败赵普胜于浮山,另一勇将张德胜攻克潜山。但此后朱元璋连续发兵进攻赵普胜驻守的安庆城,却一直难以攻克。赵普胜,庐江县人,善用双刀,人称“双刀赵”,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给朱元璋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当朱元璋水军逆江而上,行至枞阳江面,被赵普胜事先暗置于江中的铁索横截,大批将士被擒。
 
   不过就在此时,天完政权内部出现了变乱,实际掌权的陈友谅欲杀天完政权的创建者徐寿辉而代之。陈友谅又恐赵普胜等人不服,便先诱杀了赵普胜,派遣另外的将领来驻守安庆。赵普胜一死,朱元璋军便乘机夺取了安庆。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杀徐寿辉,即皇帝位,国号“汉”。很快陈友谅调集兵马,又从朱元璋手中夺回了安庆。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朱元璋再次督师亲征,水陆并进,发兵安庆。这次阵中有一名将领名叫张志雄,原为赵普胜部下,陈友谅诱杀赵普胜后,张志雄心怀怨恨转投朱元璋,并向朱元璋献取安庆之策。当时,安庆城敌兵固守,难以攻破,朱元璋便听从张志雄之策,“以陆兵疑之,敌兵动,志雄乃与廖永忠击其水寨,破敌舟八十余艘,获船二十有七。遂克安庆”。之后,徐达、张德胜又乘胜追击陈友谅军,在望江县慈湖火烧其水军,大获全胜。
 
 
04,“火神”助力守安庆城
 
   明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宁王朱宸濠在封地南昌举兵叛乱,史称“宁王之乱”。七月,朱宸濠率十万大军出江西,顺江而下准备直取南京。当大军沿江经过安庆时,安庆知府张文锦、都指挥杨锐、指挥崔文等率军士鼓噪登城,大骂宁王。朱宸濠大怒,决定暂缓进军南京,而围攻安庆。
 
   据《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七《宸濠之叛》记载:当时南昌、九江都已陷落,远近震骇,安庆几乎是一座孤城,知府张文锦等“以忠义激士,誓众死守”。朱宸濠手下有一个叫潘鹏的,是安庆人,宸濠就派潘鹏的家属拿着信去城内劝降,守安庆城的指挥崔文亲手斩杀了这个来使,将其尸首投到城下。朱宸濠又令潘鹏到城下劝降,崔文拉起弓箭便射,潘鹏匆忙逃跑。知府张文锦又下令诛杀了潘鹏在城内的所有家眷。此后,朱宸濠想尽了各种办法攻城,却一直不能攻克。
 
   又据明正德年间的《安庆府志》记载:当战事最紧急之时,安庆知府及守城将领向“军中火神”祈祷,并说:“贼指城骂,日夜有逻卒已矣,何用着红衣神为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贼兵日夜围攻、指城谩骂,每天都有守城士兵惊恐逃跑,如果“红衣神”你再不显神威,那要你何用?通过这番祈祷与激将,果然奏效,铳炮发射,每每击中敌人。
 
   安庆将士的顽强防守,成功拖住了朱宸濠的叛军。叛军精锐皆出,他们的后方南昌守卫空虚。南赣汀漳巡抚王阳明汇合各路官兵,一举攻克朱宸濠的大本营南昌。朱宸濠闻讯回救,进退失据,兵无斗志,最终被王阳明所擒获。
 
   安庆城之围解除后,都指挥杨锐在守城战事最紧张的东门枞阳门(图7、图8)内建火神庙,当时也称“完城感应祠”,祀军中火神。如今安庆枞阳门附近仍保留有一条名叫“火正街”的小巷,据说当年火神庙就建在这里。
 
 
图7:安庆枞阳门旧影(张全海先生收藏)
 
 
图8:“枞阳门”门额拓本
(来源:民国徐乃昌《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
 
   明代后期,从西方传入了强力作战武器“红夷大炮”,也称“红衣大炮”,一般认为传入时间在1600年前后。明正德《安庆府志》上述那段关于“红衣神”“军中火神”的记载是否即“红衣大炮”?有待进一步考证。
 
 
 
05,史可法驻防宜城
 
   史可法(1602-1645),河南开封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是明朝末年抗清名将。后战死扬州,南明朝廷谥其“忠靖”。明末崇祯年间,史可法监军安池道,在安庆府及辖县各地与张献忠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展开激烈战斗。史可法驻守安庆时,在城北门外修筑过一座炮楼,并写有一块著名的“宜城天堑”碑刻(图9),希望安庆城池金汤永固。
 
 
图9:“宜城天堑”碑刻拓片
 
   据康熙《安庆府志》记载:“前楼在集贤门外,明崇祯九年(1636)兵备道史可法、知府皮应举因防流寇特建。如城门制,上为高楼,下为圜门,悬石额向北曰‘宜城天堑’,向南曰‘磐石万年’。楼下西偏立关圣庙,楼上置炮石,史、皮二公日夕枕戈防御,皖境得安。”因这座前楼的门头上悬“宜城天堑”石额,故也被人们称之为“天堑楼”,后在太平天国战乱中,天堑楼被毁。
 
   太平天国战乱后,“宜城天堑”碑额被移置到北城黄花亭附近的城墙上。1921年,“宜城天堑”碑额又被移入安庆名胜菱湖公园内,并建史阁部碑亭(图10),供游人参观。可惜抗日战争爆发后,“宜城天堑”碑不知所踪,至今难觅。
 
 
 图10:20世纪20-30年代,
安庆菱湖公园内的史阁部碑亭
 
 
 
06,湘军围攻克安庆
 
   1853年,安庆城始为太平军所占领,因位于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的上游,军事上是天京的重要屏障。清军方面也早已意识到安庆的重要性,湘军统帅曾国藩曾说:“若克安庆,则绝金陵贼粮之源,以杀江淮各贼犄角之势。”“安庆一战关系淮南全局,将来即为克复金陵之张本。”
 
   1859年9月,安庆保卫战的大幕渐渐拉开,曾国藩、胡林翼开始用兵于安庆周边,先后攻克石牌、太湖、潜山诸镇。至1860年6月枞阳镇被攻克,清军完成了对安庆城的全面包围。然而,安庆城池坚固,守军众多,短时间内攻陷并非易事。于是,曾国藩制订了“围城打援”的战略,一方面切断安庆城内的物资补给,另一方面打击前来救援的太平军。
 
   在这次战役中,承担围城任务的是曾国藩九弟曾国荃,他率领的万余名湘军攻至安庆城外,长久驻扎于城垣周围,并开挖两道战壕,前壕用于围城,后壕用于拒援。在外围负责“打援”任务的是悍将多隆阿、李续宜、鲍超等。在围攻安庆的14个月里,他们击退了以英王陈玉成为首的太平军四次大规模救援行动。
 
   在多次解围攻势中,尤以1861年春夏间的战斗最为激烈。4月27日前后,英王陈玉成亲率三万太平军主力抵达集贤关,控制集贤关及周边后,兵抵菱湖北岸,并筑垒13座。同时城内守将叶芸来也率兵出城在菱湖南岸筑垒5座,从而通过菱湖水道打通了城内与援军的联系,使安庆城内获得了物资补充。同时,陈玉成又增派吴定彩领兵五千入城助守,一时间安庆城之围有望获解。
 
   不过,湘军诸部甚是勇猛,在击退外围太平军后,又将陈玉成部围于集贤关内外。陈玉成见势不妙,只留刘玱林领精兵4000多驻守集贤关外赤冈岭等四座营垒。剩余兵将随陈玉成突围,赴桐城与洪仁玕援兵会合,又商定分三路大军再救安庆。然而此计划被湘军将领多隆阿探知,当三路大军进攻时,遭遇严阵以待的湘军伏击,伤亡惨重,残军退守桐城。湘军趁机反扑,鲍超部进攻赤冈岭,刘玱林率军奋战,终因弹尽粮绝,4000多精锐或死或俘,太平军遭受重创。
 
   1861年7、8月间,安庆外围太平军所有据点都被湘军占领。9月5日,曾国荃指挥水陆并进,又在城西马山附近挖地道,用火药轰塌城墙,攻入城内。破城后,安庆城内太平军与湘军展开巷战,最后以湘军的胜利告终。清廷为了纪念这场重要战役的胜利,绘制过一幅《克复安庆省城图》(图11)。
 
 
图11:《克复安庆省城图》
 
 
 
07,马炮营起义攻安庆
 
   1904年,清政府谕令各地编练新军,安徽随即响应。而以陈独秀、柏文蔚为代表的革命人深入新军,在新军中培养革命力量,后来还成立了岳王会等组织。
 
   1908年秋,清廷准备在安庆太湖县举行各镇新军的秋季会操,以熊成基、范传甲为首的新军中革命党人,想乘太湖秋操时,策反各路新军起义。然而,清廷官员若有察觉,为防范革命党人,将安徽新军中思想进步的将弁,概不派赴会操。(图12)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决定在太湖秋操之时,安庆城内空虚,发动起义。正当秋操如火如荼地进行之时,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先后离世的消息传来,朝野震动,人心惶惶。于是,熊成基等人谋划在农历十月二十六日晚上发动起义。当晚,驻扎在城东的炮营和城西的马营同时举义,起义部队会合后,夺取了菱湖嘴弹药库,并合力攻打安庆城北门。但可惜城内革命党被敌人看管严密,没能成功起义,未能打开城门,里应外合失败。
 
   同时,清军停靠在安庆江面的楚材舰开始向起义军营垒发炮攻击。经过一昼夜激战,起义军未能攻入城内,只得向北撤退,出集贤关辗转到桐城、合肥一带,起义最终失败。
 
    在安庆迎江寺的西边、沿江东路上有一座“熊、范二烈士专祠”(图13),这座专祠就是辛亥革命胜利后,为纪念熊成基、范传甲领导的这次马炮营起义而设的烈士祠。
 
 
图13:熊、范二烈士专祠

家风古训

竹林堂阮氏家训
家训原文敦孝悌 百行之原,孝悌为先。尽忠顺...
清河张氏家训
  家训原文  予之立训,更无多言,止有四...
高河笃本堂王氏家训
  家训原文  学的任务:在道德方面,要树...
陈洲刘氏宗规凡例二...
一、君相之事迹,谱明宗派之亲疏,一有所诬,...

寻根认亲

一周寻亲日记
  2017年6月18日(星期日);下午接到曾在湖...
访亲收族,圆梦竹山
  ——2021年清明为迁竹山县始祖张传迓公立...
2019赴安徽怀宁大雄...
2019赴安徽怀宁大雄山寻亲记作者:陈宗文珍贵...
安徽石牌股何氏寻亲
【寻亲】安徽石牌股寻陕西旬阳、商南、镇安,...

信息动态

弘扬传统文化 服务...
作者:作者:身在江湖心在民 8月16日下午...
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
8月16日下午,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在安庆皖...
【寻根谒祖】百年夙...
【陕西白河县陈氏5人安庆寻根成功】二百载迁徙...
江苏常州家谱档案馆...
常州市档案局局长李传奇(前)主持揭牌仪式,...

皖江名人

  • 两个解元争夺状元,宰相与皇帝意见不一

  • 萧谦中先生傳略

  • 潘赞化:《新青年》早期撰稿人

  • 徽班名伶郝天秀的两个曾孙女:郝菉漪、郝漱玉

  • 余湾画家余伟

  • 《左光斗诗文集》点校后记

  • 方东美:八次演讲纵论人生哲学

  • 先驱吴越

  • 方宗诚:桐城派后期名家

  • 方令孺:新月派才女诗人

编审机构

监:任祥斌
编:张健初
学术总监:张全海
编:陈
  胡志龙
  夏筱翊
杨积盛
余世磊
编辑主任:江
美术总监:唐德龙
技术总监:杨

安庆家谱网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