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家谱网

地方名吃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地理

《姑妄言》中的“安庆鱼鮓”

发布时间 : 2017-10-13 09:52   浏览量 : 101



 
     在《姑妄言》中读到一段文字:
       一日端阳佳节,秦淮河游船如蚁。他家的小厮来向铁化道:“方才奶奶打发我送粽子到火爸爸家去,我在贡院门口过,看见哈相公、锁相公、马相公、伍相公四五位抬着食盒,都游船去了。”铁化想道:“这几个人都是我家教亲好朋友,他们就偏我去作乐,令人可恼。我如今给他个大家乐不成。”遂叫那小厮忙去捉了些大青蚂蚱来,到家中寻出一个鱼鲊罐子,装了些稀粪清,把那蚂蚱拌上,用红纸封好。吩咐小厮,如此如此行事:“你到那里切不可笑。”那小厮甚是伶俐,点头会意,接过来拿着,一直到河边来。远远看见这几个人的船到来了,高声叱喝道:“哈相公,我家相公可在船上么?”那哈回子一看,认得是铁家小厮。见他手内拿着个罐子,遂同众人商议道:“小铁儿这促恰鬼,到处他占人便宜。他这小厮拿着的,定是人送他的东西。我们且骗了来吃了再讲。”遂叫船拢了岸,诳那小厮道:“你相公才上岸同人说话去了,就来的。你拿的是甚么?”那小厮见他说谎,忍着笑,用眼睃他船上。正中放着张桌子,铺着猩红绒毡,一个大宣窑花瓶插着莲花,香炉棋子之类,摆得好生富丽。面前一张金漆方桌,五个人围坐着,鲜果美肴堆了一桌子。答道:“我们家的伙计才打安庆来,带了几罐鱼鲊送我家老奶奶。老奶奶说相公不在家,定然是来游船,叫我送一罐子来。”众人听了甚喜道:“你来得好,拿上来,你家相公就来了。”那小厮将机就计,递与船上人接了,他道:“千万交明与我家相公,我回老奶奶话去。”说着,笑嘻嘻如飞的去了。众人欣欣得意,拿过来揭开了纸头,正要倒出来尝尝,谁知这些蚂蚱闷久了,见了亮,一阵乱跳。众人满头满脸,浑身上下,无处不是臭粪。先蚂蚱一跳时,大家齐叫:“哎呀,不好。”这一声叫是张着嘴的,溅得那粪屑满口都是,几乎连肠肚都吐了出来。这桌子摆设的肴馔果品,都成了屎拌了的,满船臭不可闻……
        不知道这鱼鮓是不是安庆的特产,但既然当时南京人都知道,并且把它当做美味,估计一定很出名。鮓,音zhǎ,特指用盐腌的鱼。其中大而厚实的咸鱼,叫肥鲊;盐腌的鱼干,称鲊脯;腌鱼也可以做汤,叫鲊羹。不过现在的安庆,没听说过鱼鮓这道咸菜,或许历史时间久远,已经不再在安庆时兴。
安庆以“水”著称,除长江外,周边还有皖河、鸭儿塘、菱湖、石门湖、石塘湖等,江南大渡口还有升金湖。水多自然鱼多。安庆周边出产的鲜鱼,主要分为三色,其中上色鱼包括鳜鱼、鲥鱼、回鱼等,翘嘴白、桔红等为中色鱼,鲢子、胖头等为下色鱼。各色鲤鱼按重量又分为三级,一般情况下,三斤以上为上,一斤以下为下。但也有例外,如鳜鱼,半斤至两斤为上,超过两斤为中,半斤以下为下。上色鱼包括秋季的螃蟹等,多装篓运往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一些次等鱼,则流向老城贫苦人家的饭桌。过去说“臭鱼烂虾,下饭的冤家”,又说“臭鱼烂虾,观音巷的老家”,虽中间有些无奈,但那味道也确实可圈可点。再卖不了,就用盐将鱼腌了,然后制成包括鱼鮓在内的咸腌制品。
既然是以罐做盛具,鱼鮓肯定是块状的,类似做法,有些像酒糟鱼。酒糟鱼是将鱼腌好晒干,然后再剁成小块,置入罐内,倒上少许白酒,再密封存放。打开食时,酒香扑鼻,另有一番风味。袁枚《随园食单》中,将其称之为糟墨:“冬日用大鲤鱼,瘫而干之,入酒糟,置坛中,封口。夏日食之。不可烧酒作泡。用烧酒者,不无辣味。”其中“夏日食之”,与《姑妄言》描述的“端阳佳节”基本相符。
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