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外国名家视角下的振风塔

作者:江军

2017-08-22 17:46:35

    古时乘舟逆江水东流而上,距安庆城两里开外的江面上,远远的就能看到一座七层八角楼阁式古塔拔地而起,威震长空,这就是位于安庆城东沿江边的振风塔。



    自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建成以来,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关于建塔缘由,据《怀宁县志》卷九“祠祭”章称:“塔在寺内,皖城诸山雄自西北,东南滨江平衍……,需镇浮屠,青龙昂首,为人文蔚起之兆”。

    相传,安庆在明代以前文风凋敝。明代隆庆年间,时任安庆知府王宗徐深谙象术,认为安庆西北面有龙山诸峰稠密,而东南方江流一泻千里,这是安庆人文不兴的重要原因,需建浮屠,以镇文风,聚集文气。因此在王宗徐的主持下,于明隆庆二年在安庆东门外沿江边修建宝塔,隆庆四年竣工,命名为“振风塔”。

    不知道是不是历史的巧合,安庆自振风塔建成以后,境内文风果然昌盛,人才辈出。明清两代,不仅出了大思想家方以智、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状元刘若宰、赵文楷和国朝书法家邓石如等。文人、作家更是数不胜数。从此,安庆成了人杰地灵之地,振风塔更成为了安庆城市精神的象征。

    振风塔巍然挺立,泱泱大气。历史记载振风塔是因振兴安庆文风而建,但已有四百多年建造历史的振风塔留给我们的是难得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振风塔设计精巧,造型别致,结构新颖,在造型和结构上是集中国历代佛塔建筑艺术之大成,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民族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能和艺术才华的结晶。

    四百多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纷至踏来,留下的诗文不计其数。笔者研究安庆文史多年,根据笔者多年的查阅统计,自振风塔建成至今,以振风塔为对象创作的诗文作品有近千篇。如清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魁创作的诗词《登振风塔》和张英题写的《登迎江寺塔同陈大匡诸子赋》等更是其中的代表。

    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攻破了古老帝国紧闭的国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安庆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同时也是长江黄金水道上重要的港口城市,吸引了众多西方人来往安庆。

    特别是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将安庆开辟为对外交通口岸后,西方人来往安庆更加便利。他们在安庆传教、办学、经商的同时,对安庆地方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产生了广泛的兴趣,以振风塔为对象创作的文学摄影作品被他们带入西方各国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安庆的对外交流,同时更为我们当今研究安庆地方文史留下了难得的资料。
 

盖洛和珍奇的安庆宝塔
 

    1911年,在美国发行的《中国十八省府》一书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该书作者威廉·埃德加·盖洛是二十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在完成这部著作前,盖洛只身前往中国,对中国内地的十八省府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考察,在此期间他收集了众多的历史资料,并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以一个西方旅行家的眼光,细致记录了古老中国的内地城市。在对沿长江流域省会城市考察前,盖洛选择沿江由东而上前行的路线。在体验完“坐船游苏州”和领会“南方京师”魅力后,盖洛开启了安庆环城散步之旅。

   “它显然是中国最小的省府之一,或许只能容纳七万居民”。这是安庆留给盖洛的第一印象。由于城市规模不大,盖洛在当地向导圣公会李遹声牧师的带领下,决定以环绕城墙散步的方式考察安庆。振风塔高达60.86米,在中国现存的一百零八座砖石结构宝塔中,位居第二,直至安庆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振风塔都是安庆最高的建筑物。当盖洛登上城墙后,高大的振风塔吸引了盖洛的眼球。“每当走到一处时,我们很想从城墙上下来,去调查一下大宝塔”,盖洛在书中这样记录到。

   “安庆所引为自豪的,除了东城门,就是大宝塔了。自从南京的琉璃塔被毁之后,它无可辩驳地成为扬子江流域最好的一座宝塔。”盖洛在前往安庆的路上,扬子江上的船长们就已经向盖洛介绍了振风塔。当来到振风塔下时,盖洛细致地打量着宝塔:“它高达七层,每一层的外面屋檐上都挂着一排小铃铛,一阵风吹来,就会响起悦耳的铃声。它名为‘振风塔’,假如它真的能够驾驭风的话,也许就可以变成一个设备精良的地震观察站了”。

    作为长江流域著名的名胜古迹,无数游客登临振风塔后,或借景抒情,或歌或咏,在塔内留下了大量的诗词。盖洛进入振风塔内部后,发现塔内墙上有很多游人留下的题诗填词,这引起了盖洛极大的兴趣。所以在游览完振风塔,登上塔顶后,盖洛就派助手们去抄写这些诗文,共计105首诗歌。回国后,在著写《中国十八省府》安庆篇时,盖洛还以《珍奇的安庆宝塔》为名,专门列出一节介绍振风塔,并腾出大篇幅刊登从振风塔内抄写回来的诗文。更加难得的是,做为一位美国地理学家,盖洛十分深入准确的分析了这些作者创作诗文时的所思所想。“由于中国人从小所接受的熏陶,或是由于临近寺庙,或是由于眼前风景对于心灵净化的影响,没有一篇诗文的内容是黄色下流的。有的人来登塔是为了求得好运气,使自己的病痛可以痊愈,有的人则是来请求神灵满足他们的愿望。当然,大部分的题词都是以韵文形式写的,因为每一个文人都渴望成为一名诗人”。盖洛在书中这样记述。

   “挂在屋檐的小铜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在阳光的照射下,地上显现出宝塔的阴影。此乃安庆的骄傲,以博得游人的微笑。”这是盖洛在振风塔内抄写的一位署名为约翰·贝文的外国游人留下的作品。盖洛认为,振风塔内“游人即兴写下的诗文,足以与人们在雅典万神殿墙上所留下的题词相媲美,有些绝妙好词甚至可以跟文人雅士们用钻石戒指在莎士比亚故乡的玻璃窗上刻下的诗句一比高下”。
 

百年前的振风塔影像
 

    清朝晚期,摄影器材及其技术由西方传入中国。与其他内地城市相比,作为安徽省城,安庆首当其冲较早接受西方先进事物的影响。当然,最先在安庆进行摄影活动的,是在安庆进行传教活动的传教士,或来往安庆的外国摄影师,旅行家。近几年,以振风塔为对象的近代摄影作品从国内外各大图书馆数据库中流出,仅笔者在网络上所搜集的振风塔老照片数量就有近百张之多,其中不乏精美的百年前外国摄影师拍摄的振风塔老照片。

    山根倬三是日本著名的摄影师和文化学者,清朝末期,他在旅居中国的二十年间,拍摄了近千幅中国各地的照片。同时他对长江流域沿线城市和景观调查可以用“细之又细”来形容。山根倬三沿线考察到达安庆后,被振风塔的高大雄伟所折服,当他绕塔一周至振风塔北侧时,山根倬三拿起相机由北向南为振风塔拍摄了一张照片。或许连山根倬三自己都不知道,他拍摄的这一张振风塔照片,是振风塔第一张可以算的上是风景照的照片。1916年,山根倬三从自己拍摄的大量照片中精选了136幅影像,结集出版了《长江大观》一书,而他拍摄的这张振风塔风景照也被收入其中。

    在《长江大观》出版的同年,另一位对安庆地方文史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美国人来到安庆,他就是J.K.施赖奥克。J.K.施赖奥克是美国著名的学者、心理学家,1916年他受美国圣公会派遣,作为传教士来到中国。施赖奥克在中国生活了9年,其中有8年在安庆,并于1923—1927年担任安庆圣保罗中学(今安庆二中前身)校长。

    在安庆期间,施赖奥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安庆的宗教文化进行调查研究。1931年,其研究成果《近代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安庆的寺庙及其崇拜》出版。

    在著写这部著作之前,施赖奥克对安庆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建筑进行了拍摄。在进行拍摄工作前,有心的施赖奥克为最大程度地凸显出振风塔的建筑特点,专门在江面的船上,分别从振风塔的东南侧向西北方向和由江面正向北岸的角度取景,各拍摄了一张照片,与其拍摄的其他30余幅照片一起收录在这部著作中。值得一题的是,施赖奥克拍摄的这两张振风塔照片用今天的摄影眼光来看,用巧妙精美来形容也不为过。

    除了山根倬三和J.K.施赖奥克外,如《泰晤士报》特派记者,澳大利亚人乔治·沃尼斯特·莫理循乘轮船经过安庆时,手拿相机,在船舷上抢拍了一张振风塔近景,将振风塔南的镇皖楼,与振风塔连成一条线,倒映于江面,更称的上是一流的摄影作品。

    又如美国非职业摄影师西德尼·甘博拍摄的更大规格的振风塔照片也是现存振风塔老照片中的精品之一。当然留存下来的更多振风塔老照片现大多都难觅作者,但它们都是振风塔研究库中的宝贵影像资料。

 

    2012年,网友“悠悠昊天”发现,荷兰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于1938年拍摄的中国抗战纪录片《四万万人民》是以振风塔航拍影像作为纪录片开篇的第一个镜头。近代外国人拍摄的振风塔视频资料第一次被发现,经其在微博上发布后,引起了众多文史研究爱好者和安庆市民的广泛关注。史书和地方传说中均记载,振风塔自古就有雄镇安庆的功能,安庆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但振风塔在历经了无数次战争和自然灾害的侵袭后,却依旧屹立不倒。我想里斯·伊文思的用意是明显的,用振风塔的精神鼓舞中国军民抗日战争,胜利必将属于正义。

    从这些外国旅行家和摄影师的作品中,让我们发现和看到了不同视角的振风塔。由此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国外作者留存下来的更多关于振风塔的图文影视资料还未被我们发现,需要我们广泛的搜集搜寻。搜寻出来的历史资料还需要我们更好的保护传承,并研究推广。

家风古训

竹林堂阮氏家训
家训原文敦孝悌 百行之原,孝悌为先。尽忠顺...
清河张氏家训
  家训原文  予之立训,更无多言,止有四...
高河笃本堂王氏家训
  家训原文  学的任务:在道德方面,要树...
陈洲刘氏宗规凡例二...
一、君相之事迹,谱明宗派之亲疏,一有所诬,...

寻根认亲

一周寻亲日记
  2017年6月18日(星期日);下午接到曾在湖...
访亲收族,圆梦竹山
  ——2021年清明为迁竹山县始祖张传迓公立...
2019赴安徽怀宁大雄...
2019赴安徽怀宁大雄山寻亲记作者:陈宗文珍贵...
安徽石牌股何氏寻亲
【寻亲】安徽石牌股寻陕西旬阳、商南、镇安,...

信息动态

弘扬传统文化 服务...
作者:作者:身在江湖心在民 8月16日下午...
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
8月16日下午,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在安庆皖...
【寻根谒祖】百年夙...
【陕西白河县陈氏5人安庆寻根成功】二百载迁徙...
江苏常州家谱档案馆...
常州市档案局局长李传奇(前)主持揭牌仪式,...

皖江名人

  • 两个解元争夺状元,宰相与皇帝意见不一

  • 萧谦中先生傳略

  • 潘赞化:《新青年》早期撰稿人

  • 徽班名伶郝天秀的两个曾孙女:郝菉漪、郝漱玉

  • 余湾画家余伟

  • 《左光斗诗文集》点校后记

  • 方东美:八次演讲纵论人生哲学

  • 先驱吴越

  • 方宗诚:桐城派后期名家

  • 方令孺:新月派才女诗人

编审机构

监:任祥斌
编:张健初
学术总监:张全海
编:陈
  胡志龙
  夏筱翊
杨积盛
余世磊
编辑主任:江
美术总监:唐德龙
技术总监:杨

安庆家谱网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