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锡华:热心公益 积德累仁

2017-09-09 18:39:05

    江锡华,1952年出生,怀宁县石镜乡济阳郡友善堂江氏,锡字辈。1971年参加工作,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时曾创办村、乡水泥厂并任厂长。1997年开始,任安庆纱帽山公墓管理处主任,并先后任安庆市工商联合会常委,安庆大观区政协委员,安庆市政协委员。
   他热心公益,助养孤老;
助资困难大学生4名,小学生2名。创建了全市首家民办历史名人纪念馆——杨汝穀纪念馆;无偿修建抗日烈士墓;为中共皖西一地委时期牺牲的523名革命烈士修建了纪念碑廊等,成为安庆佳话。

                           

                           

                        
杨石先长子杨耆荀教授向杨汝穀纪念馆赠送杨石先著作



江锡华无偿修缮安庆抗日烈士墓(凤凰安徽)
                                  

http://ah.ifeng.com/human/lundao/detail_2015_06/09/3985468_0.shtml

原标题:江锡华:无偿修缮抗日烈士墓

戴曾三,抗日战争时期,担任百(柏)子山(现安庆市山口乡境内)抗日游击队大队长,1944年9月,因叛徒出卖惨烈牺牲。由于家境贫寒,其遗孀将戴曾三尸骨草草安葬于家门口的马路边。1972年,由于地块征迁,戴曾三唯一的儿子戴声应不得不将父亲的坟墓迁往纱帽山。此次迁移,一贫如洗的家,无法给戴曾三修建一个像样的陵墓。

1997年,纱帽山公墓新建时,公墓管理处负责人江锡华发现一座“寒碜”的烈士墓。本着对革命烈士的尊重,江锡华出资修整,重新竖碑。10多年来,江锡华和员工们悉心看护,让这位抗日革命烈士获得了应有的尊重。

抗日英雄惨烈牺牲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缅怀抗日先烈,6月5日,记者来到纱帽山公墓。在众多的墓冢中,戴曾三烈士墓格外显眼,两边的坟圈相交到墓后呈心字形。整个坟墓都被青松和鲜花覆盖,周围被清扫得干干净净,墓碑前面又竖立了一块黑色大理石石碑,上写:慰烈工程———戴曾三烈士之墓。据公墓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清扫和整理这座烈士墓。

听说记者来此采访,戴曾三唯一的儿子戴声应来到现场,向记者介绍他的父亲戴曾三在抗日战争中惨烈牺牲的经过。

1938年6月,日军在占领安庆后,经常流窜到离安庆城不远的百子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民戴曾三对日军的恶行十分愤怒。1943年10月,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派游击队到百子山活动,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戴曾三积极主动地为游击队当向导,侦察敌情,随后参加了游击队。1944年3月,戴曾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便担任中共百子山支部书记。在中共百子山区委领导下,他积极开展创建百子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工作,在发展党组织、建立交通线、扩大武装和筹粮征税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百子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引起了日伪军的恐惧和不安。从1944年9月起,日伪军不断对百子山根据地进行“清剿”。1944年9月20日晚,由于叛徒告密,驻怀宁月山的伪军包围了百子山区委所在地———戴家老屋。

时任抗日游击队大队长戴曾三闻知后,立即派人火速通知区委干部和游击队员撤离,自己从容镇定地拉开大门,吸引敌人。同志们安全撤离,戴曾三却被敌人抓捕了。被捕后,敌人未能从戴曾三口中获取百子山党组织和游击队的任何情况,遂将戴曾三押送到安庆日本特务机关。在日特机关,敌人见诱降不成,便搬出电刑进行威逼。戴曾三怒斥敌人:“你们是侵略中国的狗强盗,我是中国人,是抗日救国的战士,落入你们这班狗强盗手中,就没有打算活,何惧电死!”

“当时日军一共杀了这支抗日游击队的13人。我听奶奶和母亲说,因为父亲当时是游击队的大队长,死前日军曾对他百般折磨。左眼被挖掉了,两腮各捅了一刀,两条胳膊被刺刀刺断,是被活活折磨死的。其他游击队的队员,也被机枪扫射死了。”戴声应回忆道。

戴曾三就义时,他的妻子年仅26岁,而儿子仅4岁。动乱的年代加上一贫如洗的家,戴曾三的遗孀只能将其尸骨草草埋葬在家门口的土路边。解放后,戴曾三被认定为抗日革命烈士。1972年,戴曾三长眠之地要被征迁。为此,戴声应只好向亲朋好友勉强凑了一笔安葬费,将父亲的坟墓迁往纱帽山,但也只不过是一个“土坟包”。

好心人无偿修缮烈士墓

“亲朋和邻居多次对我说,一名革命烈士的坟墓还不如人家老百姓的坟墓,就是个土坟包,十分‘寒碜’。我听后,心里虽难过,却没有能力修缮。”务了一辈子农的戴声应告诉记者,他父亲戴曾三虽然被认定为抗日革命烈士,但自己不想给当地民政部门添麻烦。“即使父亲的坟墓不像样子,我也没有开口让他们帮忙修缮。”

一晃20多年过去了。1997年,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改变了这一切,让这名抗日烈士死后获得了应有的尊重。1997年11月,纱帽山公墓新建时,公墓管理处负责人江锡华发现了山上有一座烈士墓。

“一个土坟包,杂草丛生,碑又矮又小,上面写着‘革命烈士戴曾三之墓’几个字。”江锡华告诉记者,对于百子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历史,他也有所了解。“没有这些革命烈士,哪有我们的今天。从内心来讲,我十分尊敬他们。看到戴曾三墓地的时候,心里不是个滋味儿,烈士死后长眠的地方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本着对革命烈士的尊重,当年12月,江锡华买来水泥、黄沙、花岗岩等材料,雇了工人对烈士墓进行了修缮。

“坟包用水泥砌了一遍,重新竖了一块更大的碑。”江锡华说,上个世纪90年代,除了人工费用,他花费了2000多元,将戴曾三烈士墓修缮一新,这个“标准”在当时是十分高的。

此后的16年来,江锡华默默守护戴曾三烈士墓,悉心照料,每年都按时清扫维护,期间修缮了多次。“既然要做这个事情,多少钱都没有算过。我就希望烈士的事迹能够被更多的后辈记住、流传下去,不辜负他的牺牲。”江锡华说。

江锡华的愿望实现了。当地的奇龙小学每年清明节,都会组织师生来到戴曾三烈士墓前缅怀祭扫。

烈士后代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戴声应告诉记者,他一直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名好心人将他想了几十年的事做成了。“1998年的清明节,我给父亲上坟时,如果不是石碑上‘革命烈士戴曾三之墓’几个字提醒我,我甚至都不相信那是父亲的墓。”

当年,戴声应见到了素未谋面的江锡华。“真的感谢他,他与我家非亲非故,主动为父亲修坟墓,并一直帮忙看护和照料。我一个农民,不会说话,但我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戴声应说。

回家后,戴声应将这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母亲。经历过丧夫之痛,目睹了丈夫惨死的模样,戴声应母亲艰难地将孩子拉扯大,心里一直愧疚不能将丈夫好好安葬。“听到这件事后,她‘只是一个劲地哭’。前几年,92岁高龄的母亲去世了。去世前,母亲再三叮嘱我,每年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到恩人家里去看看。”戴声应说。

江锡华告诉记者,自从将戴曾三烈士墓修缮好之后,戴曾三烈士的后人每年都要去他家拜年,以表感谢。“我对他们说过很多次,不用这样客气,这是我心甘情愿做的。但他们年年如此,从未间断过。”

记者手记

英灵已逝,受恩不忘。共和国从来没有忘记那些慷慨献身的先烈,各族人民没有忘记那些英勇牺牲的将士。

千流同源,万脉归宗。采访中,江锡华告诉记者,修缮烈士墓,不仅仅是告慰烈士的英灵,更重要的是唤醒我们的灵魂,校正我们前行中的偏差,传承烈士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汲取烈士的勇敢坚毅、自强不息的营养。戴曾三烈士牺牲的是其珍贵的生命,留下的是无私而伟大的人类灵魂。

 

 



江锡华带头 无偿整修杨汝榖墓地(皖江晚报 )
                         

http://epaper2.wjol.net.cn/wjwb/html/2015-05/07/content_52893.htm?div=-1

安庆发现清代一品大员杨汝穀墓
古墓被盗破损 热心市民无偿整修
 

 

    日前,一些文史专家、学者在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纱帽山成功地找到了清代一品大员杨汝穀墓。遗憾的是该古墓葬志书虽有记载,却未列入文物保护名录,墓地破败荒凉,盗洞裸露,碑刻倒伏。安庆市民江锡华获悉后,表示要为保护古墓葬尽心尽力。

    5月5日,记者了解到,该古墓葬已经整修完毕。

    张廷玉题写墓碑墓地荒凉破败

    今年2月13日,记者随同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编审张全海博士等一行15人的考察队,来到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寻找志书记载的杨汝穀墓。山口乡领导积极联系当地知情村民担任向导,终于在纱帽山灌木丛中找到了杨汝穀墓。

    据史料,杨汝穀(1665-1740),字令贻,号石湖,清安庆府怀宁县人,世居皖城“天台里”,清康熙三十九年进士(与张廷玉同科),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级别为从一品,是旧怀宁(包括今安庆市辖三区和怀宁县)古时官阶最高者。南开大学的老校长、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院士)杨石先是其直系后裔。

    杨汝穀墓是夫妻合葬墓,目前已经掩映在灌木荒草之中,完全没有了一品大员墓的应有气象。尤其明显的是该墓上有一个盗洞,往里探望隐约可见棺木。其夫人刘氏墓碑曾经断裂经修补后竖立原处,而杨汝穀墓碑则倒在地上,墓前是一片开阔缓坡,但却没有看到巨大的神道碑,也没有石雕神兽,满目只有树木藤蔓,颇是荒凉。

    两块石碑上的字迹仍清晰可见,均为桐城张廷玉题写,立碑年代是清乾隆十一年,杨汝穀墓碑上书“清故光禄大夫予告都察院掌院左都御史加三級谥勤恪杨公讳汝榖大人之墓”,内容与史志所载信息相符。

    一生官职显赫家风低调可敬

    张全海认为,杨汝穀一生多在御史“言官”岗位,肯定凡事谨慎小心低调(从《石湖诗集》中即可直观感受到这种格调),否则乾隆皇帝也不会给他“敬慎老成”的评语,去世后赐谥号“勤恪”(意即勤勉恪慎)。不单杨汝穀自己一生低调,其家族虽然曾经科第连绵,文官武职众多,可谓鼎盛一时,但并没见到张扬的迹象。作为一个如此低调的个人及家族,很有可能实行了“丧事从简”的低调做法,令人由衷敬佩!

    “此墓在怀宁境内是级别较高的古墓(现属安庆市大观区),古今安庆怀宁志书多有明确载记,但安庆文保单位目录及《怀宁考古记》(2011),均未有新的文物普查及保护记录。”张全海对此表示遗憾。

    热心市民给力无偿整修墓地

    考察队的到来,引起了当地的纱帽山公墓负责人江锡华的注意。他在了解到杨汝穀墓地情况后,主动表示愿意承担整修工作,为保护古墓葬,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底蕴,做点自己的贡献。五一小长假期间,他带领十多人爬上山顶,为杨汝穀墓地清除杂草树木藤蔓、填土培坟,七个人合力才将倒伏的墓碑石柱扶正。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将墓地整修完毕。

    江锡华说,希望杨汝穀在安庆及天津、杭州、台湾、美国等地的后代,到纱帽山祭拜先祖,他将随时提供服务和帮助。       
                                        本报记者 任祥斌

 
 


安庆市民江锡华尽心尽力保护古墓 杨汝榖墓现整修完毕(新浪安徽_新浪网)

                       
    
http://ah.sina.com.cn/news/g/2015-05-22/detail-iawzuney5984191.shtml?qq-pf-to=pcqq.c2c

日前,一些文史专家、学者在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纱帽山找到清代一品大员杨汝穀墓。发现时,墓地破败荒凉,盗洞裸露,碑刻倒伏。安庆市民江锡华获悉后,表示为保护古墓葬将尽心尽力,现古墓葬已整修完毕。

 

  志书虽有记载 墓葬鲜为人知

  今年2月13日,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编审张全海博士及安庆市皖江文化研究会张健初副会长、安庆师范学院陈宗俊副教授等一行15人的考察队,来到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寻找志书记载的杨汝穀墓。山口乡领导积极联系当地知情村民担任向导,手持刀具,披荆斩棘,考察队终于在灌木丛中找到了杨汝穀墓。

  据史料,杨汝穀(1665-1740),字令贻,号石湖,清安庆府怀宁县人,世居皖城“天台里”,清康熙三十九年进士(与张廷玉同科),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级别为从一品,是旧怀宁(包括今安庆市辖三区和怀宁县)古时官阶最高者。南开大学的老校长、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院士)杨石先是其直系后裔。

  宰相题写墓碑 墓地荒凉破败

  杨汝穀墓是夫妻合葬墓,山向申寅,背负纱帽山之巅,面朝古怀宁名胜石门湖,风景绝佳。现因淹没于灌木荒草之中,失去了一品大员墓早先的气派。该墓被发现时,已有一个盗洞,隐约可见棺木。其夫人刘氏墓碑曾经断裂经修补后竖立原处,而杨汝穀墓碑则倒在地上。墓前一片开阔缓坡,没有巨大的神道碑,也没有石雕神兽,墓周树木藤蔓围绕。两块石碑上的字迹仍清晰可见,均为桐城张廷玉题写,立碑年代是清乾隆十一年,杨汝穀墓碑上书“清故光禄大夫予告都察院掌院左都御史加三級谥勤恪杨公讳汝榖大人之墓”,内容与史志所载信息相符。

  据张全海分析,此墓从葬俗来看,有两大疑点颇为费解。其一是夫妻合葬墓的葬式问题,按安庆当地葬俗,以左为上,即“大边”应葬男棺,但此墓却与之相反,杨碑在右边,刘碑在左边。其二是墓碑的形制,按安庆当地习俗,墓碑均为长方体扁平石制,而此碑则是方形石柱,长约2米,颇似拴马桩或墓表形状。据目前已掌握的资料,只能从墓主的族属问题上进行推测,按杨汝穀的迁安庆始祖为元代蒙古人的记载,蒙古人尚右,故杨汝穀葬右边可解,而蒙古草原流行的鹿石(柱)则或为此墓墓碑的形制之源。

  显赫官职一生 家风低调可敬

  张全海认为,杨汝穀一生低调,从中进士后,他先后任浙江浦江县知县、礼部主事、礼部郎中、四川道监察御史、太常寺少卿、奉天府丞、右通政、通政使、左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兼管吏部侍郎事兼署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都察院是清代最高监察机构,源自明代之前的御史台,下设各地方科道监察御史,巡按地方省府州县,主掌监察时弊、弹劾百官及向皇帝提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纪检监察部门。杨汝穀一生多在御史“言官”岗位,肯定凡事谨慎小心低调(从《石湖诗集》中即可直观感受到这种格调),否则乾隆皇帝也不会给他“敬慎老成”的评语,去世后赐谥号“勤恪”(意即勤勉恪慎)。不单杨汝穀自己一生低调,其家族虽然曾经科第连绵,文官武职众多,可谓鼎盛一时,但并没见到张扬的迹象。作为一个如此低调的个人及家族,很有可能实行了“丧事从简”的低调做法,令人由衷的敬佩!

  “此墓在怀宁境内是级别较高的古墓(现属安庆市大观区),古今安庆怀宁志书多有明确载记,但查安庆文保单位目录及《怀宁考古记》(2011),均未看到新的文物普查及保护记录。”张全海对此表示遗憾。

  热心市民给力 无偿整修墓地

  考察队的到来,引起了当地纱帽山公墓负责人江锡华的注意。他在了解到杨汝穀墓地情况后,主动表示愿意承担整修工作,为保护古墓葬,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底蕴,做点自己的贡献。五一小长假期间,他带领十多人爬上山顶,为杨汝穀墓地清除杂草树木藤蔓、填土培坟,七个人合力才将倒伏的墓碑石柱扶正。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将墓地整修完毕。

  江锡华说,希望杨汝穀在安庆及天津、杭州、台湾、美国等地的后代,到纱帽山祭拜先祖墓地,他将随时提供服务和帮助。

  任祥斌 安徽财经网 市场星报 记者 王汝华

 
 
 
 
 
清代名臣杨汝榖纪念馆开馆 市民江锡华曾无偿整修其墓地(直播安徽_新闻中心_安徽网)
                          


http://www.ahwang.cn/zbah/20160405/1508371.shtml


 
 
 

热心市民江锡华捐赠了二十多万元 筹建维护杨汝榖纪念馆(安庆网络广播电视 )
                         

http://xinwen.aqbtv.cn/2016-04/06/cms307412article.shtml
 


一代名臣纪念馆开馆 民间力量充分发挥(安庆网络广播电视)
                          

 
http://xinwen.aqbtv.cn/2016-04/07/cms307509article_2.shtml

家风古训

竹林堂阮氏家训
家训原文敦孝悌 百行之原,孝悌为先。尽忠顺...
清河张氏家训
  家训原文  予之立训,更无多言,止有四...
高河笃本堂王氏家训
  家训原文  学的任务:在道德方面,要树...
陈洲刘氏宗规凡例二...
一、君相之事迹,谱明宗派之亲疏,一有所诬,...

寻根认亲

一周寻亲日记
  2017年6月18日(星期日);下午接到曾在湖...
访亲收族,圆梦竹山
  ——2021年清明为迁竹山县始祖张传迓公立...
2019赴安徽怀宁大雄...
2019赴安徽怀宁大雄山寻亲记作者:陈宗文珍贵...
安徽石牌股何氏寻亲
【寻亲】安徽石牌股寻陕西旬阳、商南、镇安,...

信息动态

弘扬传统文化 服务...
作者:作者:身在江湖心在民 8月16日下午...
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
8月16日下午,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在安庆皖...
【寻根谒祖】百年夙...
【陕西白河县陈氏5人安庆寻根成功】二百载迁徙...
江苏常州家谱档案馆...
常州市档案局局长李传奇(前)主持揭牌仪式,...

皖江名人

  • 两个解元争夺状元,宰相与皇帝意见不一

  • 萧谦中先生傳略

  • 潘赞化:《新青年》早期撰稿人

  • 徽班名伶郝天秀的两个曾孙女:郝菉漪、郝漱玉

  • 余湾画家余伟

  • 《左光斗诗文集》点校后记

  • 方东美:八次演讲纵论人生哲学

  • 先驱吴越

  • 方宗诚:桐城派后期名家

  • 方令孺:新月派才女诗人

编审机构

监:任祥斌
编:张健初
学术总监:张全海
编:陈
  胡志龙
  夏筱翊
杨积盛
余世磊
编辑主任:江
美术总监:唐德龙
技术总监:杨

安庆家谱网

客户端下载